酒精肝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其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和饮酒量而异。早期可能表现为脂肪肝,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酒精肝的严重性取决于肝脏损伤的程度和是否伴随其他并发症。
1、早期症状:酒精肝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右上腹不适等轻微表现。此时通过戒酒、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肝脏功能可能恢复正常。
2、脂肪肝阶段: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现肝区隐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此时需严格戒酒,并采取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干预措施。
3、酒精性肝炎:若持续饮酒,肝脏炎症可能加重,出现黄疸、发热、恶心等症状。此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日3次,每次2片、水飞蓟宾胶囊每日3次,每次1粒等。
4、肝硬化阶段:酒精肝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表现为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需进行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螺内酯片,每日1次,每次20mg、手术治疗如门静脉分流术等。
5、肝癌风险:长期酒精肝患者患肝癌的风险显著增加。若出现肝脏肿块、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必要时进行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
预防酒精肝的关键在于控制饮酒量,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代谢功能,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体检,特别是肝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酒精肝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