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枢型
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2.周围型
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面瘫专题:http://www.fh21.com.cn/sjk/mt/
面瘫多年一般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面瘫可能与病毒感染、外伤、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
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泼尼松片等药物,有助于营养神经和减轻炎症反应。物理治疗包括针灸、电刺激和热敷,能够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恢复。对于严重或长期未愈的面瘫,可考虑进行面神经减压术或神经移植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应避免冷风直吹面部,注意保暖,适当进行面部肌肉锻炼,如鼓腮、皱眉等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