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严重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等后果。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对多个器官和系统造成损害。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体内酮体堆积。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需及时补充胰岛素和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常用药物包括胰岛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碳酸氢钠注射液。
2、糖尿病足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和血管,导致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感觉减退、溃疡、感染甚至坏疽。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治疗可能需要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严重者需手术清创或截肢。
3、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出现视物模糊、飞蚊症等。控制血糖血压是关键,激光治疗和玻璃体切除术可用于晚期病例。药物如羟苯磺酸钙胶囊可能有助于改善微循环。
4、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治疗需综合管理,包括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必要时进行血管介入或搭桥手术。
5、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可延缓进展,晚期需透析或肾移植。常用药物包括缬沙坦胶囊、卡格列净片等。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运动以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15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神经病变评估。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服用抗抑郁药期间饮酒可能加重药物副作用或降低药效,严重时可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血压异常等危险情况。抗抑郁药与酒精的相互作用主要涉及血清素综合征风险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加重、镇静作用叠加等机制。
常见抗抑郁药如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帕罗西汀片等与酒精同服时,可能引发头晕、嗜睡、注意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酒精会干扰药物在肝脏的代谢过程,导致血药浓度异常波动,影响治疗效果。部分药物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与酒精同服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需严格避免。酒精还可能加剧抗抑郁药对胃肠黏膜的刺激,诱发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少数情况下,酒精与抗抑郁药联用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三环类抗抑郁药与大量饮酒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呼吸抑制。对于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酒精与药物联用会显著增加肝脏损伤风险。某些抗抑郁药可能降低酒精耐受性,导致醉酒反应提前出现。
建议服药期间严格禁酒,包括啤酒、红酒等含酒精饮品。若出现饮酒后心悸、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抗抑郁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配合心理治疗,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患者家属需加强用药监督,定期复诊评估药物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