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存在密切关联,胰岛素抵抗可能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可能进一步导致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等症状。
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病理机制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高胰岛素血症会刺激卵巢和肾上腺分泌过多雄激素,抑制肝脏合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进一步升高游离睾酮水平。高雄激素环境会干扰卵泡发育,导致排卵障碍、月经稀发甚至闭经。胰岛素抵抗还会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加重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内分泌紊乱。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约50-70%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患者比例更高。胰岛素抵抗不仅影响生殖功能,还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异常风险。部分瘦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也存在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胰岛素抵抗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环节,生活方式干预如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饮食上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于严重胰岛素抵抗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治疗。同时需要关注月经周期、体毛增多等高雄激素表现,及时就医进行综合管理。
糖尿病是否需要打胰岛素主要取决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功能状态及并发症风险。
血糖控制不佳且口服降糖药效果不理想时,通常需要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空腹血糖长期超过10毫摩尔每升或糖化血红蛋白高于9%,单纯依靠饮食运动或口服药物难以达标。胰岛功能严重衰退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胰腺β细胞功能不足正常人的30%,自身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存在急性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出现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时,胰岛素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治疗。妊娠期糖尿病若饮食控制无效,为避免胎儿畸形也需胰岛素干预。
部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严格生活方式管理可使血糖达标,无须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通常病程短于5年,胰岛功能保留较好,糖化血红蛋白能控制在7%以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减重10%后,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也可能停用胰岛素。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如单基因糖尿病中的MODY2型,通常仅需少量胰岛素甚至无须使用。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在医生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规律运动和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