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时大量饮水一般不会导致水中毒,但短时间内过量饮水可能引发低钠血症。感冒期间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缓解症状,但需避免短时间内摄入超过4000毫升液体。
感冒发烧时人体代谢加快,呼吸道黏膜干燥,适量饮水可稀释痰液、促进排汗散热。成年人每日建议饮水量为2000-3000毫升,发热时每升高1℃体温可增加300-500毫升饮水量。分次少量饮用温水更有利于吸收,每次200-300毫升为宜,可配合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
水中毒多发生于肾功能异常或短时间内摄入超过5000毫升液体的情况。当血液中钠离子浓度低于135mmol/L时,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嗜睡等低钠血症表现。婴幼儿、老年患者及心肾功能不全者需严格控制饮水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液方案。若出现意识模糊或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处理。
感冒期间除注意饮水方式外,应保持充足休息,进食易消化的粥类、新鲜蔬菜水果。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若发热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