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泌尿外科

老人骨質疏鬆頻尿失禁體弱如何增強體力?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杨晓波
杨晓波 住院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长期卧床病人尿失禁是咋回事

长期卧床病人尿失禁可能与神经损伤、肌肉萎缩、泌尿系统感染、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盆底肌训练、导尿护理、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手术修复等方式干预。

1、神经损伤

长期卧床可能导致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受损,常见于脊髓损伤或脑血管意外患者。这类患者可能出现膀胱感觉减退或逼尿肌过度活动,表现为尿急或排尿困难。治疗需结合间歇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药物可选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严重者需骶神经调节术。

2、肌肉萎缩

卧床超过两周即可出现盆底肌群废用性萎缩,导致尿道括约肌控尿能力下降。典型表现为腹压增加时漏尿,如咳嗽或翻身时。建议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配合电刺激治疗,药物可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改善尿道闭合压。

3、泌尿系统感染

长期导尿或排尿不畅易引发尿路感染,炎症刺激可导致急迫性尿失禁。多伴有尿频尿痛症状,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升高。治疗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加强会阴清洁护理。

4、药物副作用

镇静剂、利尿剂等药物可能干扰膀胱神经调节或增加尿量。如呋塞米片引起多尿,地西泮片降低括约肌张力。需评估用药方案,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例如将短效利尿剂改为缓释制剂。

5、心理因素

长期卧床导致的抑郁焦虑可能加重尿失禁,形成心理-生理恶性循环。表现为如厕恐惧或刻意减少饮水。需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建立规律排尿习惯,严重者可联合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治疗。

护理需重点关注皮肤清洁和体位管理,每2小时协助翻身并检查受压部位,使用吸水性好的护理垫。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定期进行尿流动力学评估,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方案。注意观察尿液性状变化,出现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肝性脑病 慢性鼻炎 包涵体肌炎 肩神经损伤 急性会厌炎 胫前动脉损伤 十二指肠溃疡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