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超过7.0毫摩尔每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可诊断为糖尿病。糖尿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结果,需结合糖化血红蛋白或重复检测确认。
空腹血糖检测要求至少8小时未摄入热量,正常值应低于6.1毫摩尔每升。当空腹血糖处于6.1-7.0毫摩尔每升之间属于空腹血糖受损,属于糖尿病前期状态。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从进食第一口开始计时,正常值应低于7.8毫摩尔每升。若餐后血糖在7.8-11.1毫摩尔每升之间则属于糖耐量异常。随机血糖检测指任意时间点检测,超过11.1毫摩尔每升并伴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时也可诊断。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超过6.5%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诊断需排除应激性高血糖等干扰因素,必要时需重复检测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确诊糖尿病后需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日常需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谷物、绿叶蔬菜。保持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避免吸烟饮酒,注意足部护理防止感染。按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或胰岛素注射液,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心悸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建议每3-6个月检查并发症相关指标如尿微量白蛋白、眼底照相、神经传导检测等。
多饮多尿的判断标准主要基于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且每日饮水量明显增加,同时排除生理性原因。多饮多尿可能与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烦渴等因素有关,需结合血糖、尿比重等检查进一步确诊。
多饮多尿的典型表现是排尿次数和尿量显著增多,成人24小时尿量持续超过2500毫升可视为异常。患者常伴随口渴感增强,饮水量明显超过日常需求,夜间起夜次数增加。生理性多饮多尿多见于高温环境、大量运动后或高盐饮食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缓解。病理性多饮多尿中,糖尿病引起的渗透性利尿最为常见,血糖升高导致尿液渗透压增加,肾脏排水增多。尿崩症则因抗利尿激素缺乏或肾脏对其不敏感,导致尿液无法浓缩,尿比重持续低于1.005。
精神性烦渴患者因心理因素频繁饮水,引发水利尿现象,但禁水试验后尿量可减少。慢性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时,也会出现夜尿增多伴低比重尿。部分药物如利尿剂、锂盐等可能干扰水盐代谢,诱发药物性多尿。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钙血症等内分泌疾病同样可能破坏肾脏浓缩功能,需通过血钙、PTH检测鉴别。
建议出现多饮多尿症状时记录每日出入水量,避免摄入含糖或刺激性饮料。及时就医完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禁水-加压素试验等检查。确诊前需排除妊娠期生理性尿频、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疾病,并根据病因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