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可能与牙菌斑堆积、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有关。
牙菌斑堆积是牙周炎最常见的病因,长期未清除的牙菌斑会钙化成牙结石,刺激牙龈导致红肿出血,随着炎症向深层扩散,可能造成牙槽骨吸收。内分泌紊乱如妊娠期或糖尿病患者,体内激素变化会加重牙龈对菌斑的反应,出现牙龈增生或脓肿。有家族遗传史者牙周组织抵抗力较弱,更易发生早发性牙周炎。患者常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牙周袋溢脓和牙齿移位。
日常应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若出现持续牙龈出血或牙齿松动,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颊片、西吡氯铵含漱液等药物控制感染。
糖尿病合并牙周炎可通过控制血糖、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
糖尿病合并牙周炎的治疗需兼顾血糖管理与口腔炎症控制。血糖控制是基础,患者应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同时监测血糖水平。牙周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必要时进行牙周翻瓣手术。药物治疗可选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或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消炎。两者相互影响,高血糖会加重牙周炎症,而牙周炎又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因此需同步干预。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定期复查血糖和牙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