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绞痛主要表现为突发性腰部或上腹部剧烈疼痛,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血尿、尿频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有调整饮水、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
1、调整饮水增加每日饮水量有助于促进小结石排出,建议每日饮用2000-3000毫升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适当跳跃运动可能帮助结石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疼痛。疼痛发作时可尝试热水袋热敷疼痛区域缓解痉挛。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栓、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等。双氯芬酸钠栓能快速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帮助排石,消旋山莨菪碱片能解除泌尿系统痉挛。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统CT检查明确结石位置,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腰痛,通常1-2天内缓解。该方法无需手术切口,恢复较快。
4、输尿管镜取石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接取出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特别适合冲击波碎石失败或结石嵌顿的情况。术前需评估输尿管条件,术后可能留置双J管2-4周。该方法能直观清除结石,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5、经皮肾镜取石针对较大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在腰部建立通道用肾镜碎石取石。需要全身麻醉,术后需卧床休息24-48小时,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该方法清除率高,但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肾绞痛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巧克力的摄入,适当控制高嘌呤饮食。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监测结石情况,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既往有结石病史者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夏季出汗多时更需注意增加饮水量预防结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