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片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等急症抢救,常见副作用包括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肾上腺素片属于处方药,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1、急救作用肾上腺素片通过激动α和β受体发挥强效急救作用。对于过敏性休克可快速收缩血管、减轻喉头水肿,缓解支气管痉挛。心脏骤停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冠状动脉灌注压。该药起效迅速但作用短暂,需配合其他抢救措施。
2、支气管扩张肾上腺素片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用于严重哮喘急性发作。通过激活β2受体扩张气道,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受体敏感性降低,现多被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替代。
3、局部止血含肾上腺素的局部制剂可用于鼻黏膜或牙龈出血。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减少出血,但可能引发反跳性充血。口腔科使用需注意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全身反应。
4、心血管反应常见心悸、心动过速等β1受体激动效应,可能诱发心绞痛。高血压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剧烈血压波动,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意外。用药期间需持续心电监护。
5、代谢影响肾上腺素片促进肝糖原分解,可能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加强血糖监测。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钾血症或乳酸酸中毒。
使用肾上腺素片期间应避免摄入咖啡因饮品,防止协同作用加重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胸痛、视力模糊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储存时需避光防潮,过期药物可能氧化失效。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评估获益风险比。突发严重过敏反应时,仍需优先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抢救。
拔牙时使用肾上腺素通常是为了收缩血管、减少出血并延长麻醉效果。肾上腺素是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的常见添加成分,主要通过收缩周围血管延缓麻醉剂吸收,同时增强镇痛效果。
肾上腺素通过激活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引起血管收缩,这种作用在口腔手术中尤为重要。口腔黏膜血管丰富,术中容易出血,血管收缩可减少术野出血量,提高操作可视性。麻醉剂中添加1:10万至1:20万浓度的肾上腺素,能使局部麻醉时间延长2-3倍,这对于复杂拔牙手术特别有利。血管收缩还降低麻醉剂全身吸收率,减少中毒风险。临床常用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如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其安全剂量范围明确,健康人群耐受良好。
部分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因肾上腺素引起血压波动,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可能加重代谢亢进症状,对肾上腺素过敏者可能出现皮肤反应。这些情况下可改用不含肾上腺素的麻醉方案,或使用更低浓度制剂。医生会在术前评估患者病史,监测术中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热水浴,防止血管扩张导致继发出血。术后饮食宜选择温凉软食,用对侧牙齿咀嚼,保持创口清洁。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心悸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复诊。合理使用肾上腺素辅助麻醉能显著提升拔牙手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但个体化用药方案仍需由专业口腔医生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