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通常需要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不建议吃咸。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肾脏排钠能力显著下降,过量盐分摄入可能导致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排出体内多余的钠离子。高盐饮食会导致钠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同时,钠潴留会加剧水钠潴留,导致全身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肺水肿。长期高盐摄入还可能加速残余肾功能的恶化,不利于病情控制。
极少数情况下,如患者存在低钠血症或大量体液丢失,医生可能根据具体情况短暂调整钠盐摄入量。但这种特殊情况需严格遵医嘱执行,患者不可自行调整饮食中的盐分含量。对于绝大多数尿毒症患者而言,持续低盐饮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尿毒症患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食品和高盐调味品。烹饪时可使用葱、姜、蒜等天然香料替代盐调味。定期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透析治疗和药物治疗,配合营养师制定的个性化饮食方案。
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耳聋,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生。尿毒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可能因电解质紊乱、毒素蓄积或并发症影响听力功能。
尿毒症导致耳聋的机制主要与内耳损伤相关。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体内尿素氮、肌酐等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可能引发内耳淋巴液电解质失衡,损伤听觉毛细胞。同时尿毒症常伴随高血压和贫血,可能减少内耳血液供应,加速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导致内耳血管钙化,进一步损害听觉传导通路。
少数情况下,尿毒症患者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利尿剂治疗时,药物耳毒性可能叠加肾功能不全的代谢异常,诱发突发性耳聋。血液透析过程中快速清除溶质引发的失衡综合征,也可能造成短暂性听力障碍。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如Alport综合征,可能同时存在肾脏病变和进行性耳聋。
尿毒症患者应定期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早期发现听力异常。控制血压、纠正贫血、调整透析方案有助于延缓听力损伤。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时,需及时排查中耳炎、耳硬化症等其他病因,必要时转诊耳鼻喉科联合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