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能会引起病毒性皮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皮疹是其典型症状之一。
手足口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病毒性皮疹、脑炎、心肌炎等。病毒性皮疹多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瘙痒感。皮疹通常在发病后2-3天出现,持续3-7天可自行消退。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面积扩大或继发感染的情况,需及时就医处理。
手足口病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膜炎、脑炎等,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如心肌炎较为少见,但可能危及生命。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皮疹,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痊愈后通常不会传染,但病毒可能持续排出1-2周。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在发病初期最强。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后,体内仍可能残留少量病毒并通过粪便排出,此时仍存在理论上的传染风险。病毒排出时间通常持续1-2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延长至3-4周。接触患者粪便或唾液污染的物体后未洗手进食,是主要的潜在传播途径。
极少数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儿,病毒排出时间可能超过1个月。这类情况需要多次粪便核酸检测确认病毒是否完全清除。接触此类患儿时应加强手部消毒,避免共用餐具。
病愈后仍建议对患儿衣物、玩具进行彻底消毒,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2周内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