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治愈的标准主要包括症状消失、耳镜检查鼓膜恢复正常、听力恢复以及无复发迹象。判断中耳炎是否治愈需结合临床表现、耳镜检查结果和听力测试等综合评估。
1、症状消失急性中耳炎治愈的首要表现是耳痛、耳闷、发热等症状完全消失。慢性中耳炎患者需观察耳漏是否停止,耳鸣是否缓解。症状缓解后仍需持续观察一段时间,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2、鼓膜恢复通过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肿胀消退,穿孔的中耳炎患者需确认穿孔是否愈合。部分化脓性中耳炎治愈后可能遗留鼓膜瘢痕或钙化斑,这些属于愈合的正常表现,不影响治愈判断。
3、听力恢复传导性听力下降改善是重要治愈指标。可通过音叉试验或纯音测听确认气导听力阈值恢复正常。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需确认中耳积液完全吸收,声导抗检查鼓室图恢复A型曲线。
4、无复发迹象治愈后三个月内无再次出现耳痛、耳漏等症状。慢性中耳炎患者需特别注意观察耳道是否干燥,鼓膜是否完整。反复发作可能提示存在鼻咽部病灶或免疫功能异常。
5、影像学检查对于复杂病例或怀疑有并发症者,颞骨CT检查可确认乳突气房炎症是否完全吸收。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需定期复查,确认无病灶残留或复发。
中耳炎治愈后应注意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游泳时可使用专用耳塞防止进水,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均衡饮食保证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助于黏膜修复。出现感冒症状时及时治疗,避免诱发中耳炎复发。定期进行耳科复查,特别是有鼓膜穿孔史的患者更需长期随访。
粘连性中耳炎可以尝试使用中药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规范西医治疗。
粘连性中耳炎多因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导致鼓室粘连,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胀感。中药治疗可选用通窍活血类方剂如通窍耳聋丸改善局部循环,配合清热解毒类如黄连上清片控制炎症。部分患者使用滴耳油局部治疗可能缓解症状。但需注意单纯中药难以完全松解粘连组织,重度粘连者需配合鼓室成形术或鼓膜置管术等西医治疗手段。
治疗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行为,保持耳道干燥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