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炎和急性肾炎可通过起病速度、病理特征、肾功能损害程度及治疗方案进行鉴别。急进性肾炎以快速进展的肾功能衰竭为特征,病理表现为新月体形成;急性肾炎多由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改变。
急进性肾炎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少尿或无尿,伴随血肌酐快速上升,肾活检可见超过50%肾小球存在新月体。该病需紧急进行血浆置换或免疫抑制治疗,常用甲泼尼龙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急性肾炎常见于儿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水肿,多数病例肾功能可自行恢复,治疗以控制血压和限制盐分摄入为主,严重时需短期透析支持。
急进性肾炎患者尿液检查可见大量畸形红细胞和管理,血清抗GBM抗体或ANCA可能阳性。急性肾炎患者ASO滴度升高,补体C3水平下降,超声显示肾脏体积增大但结构正常。两种疾病均可出现高血压,但急进性肾炎更易发生高血压危象,需要静脉降压药物控制。
急进性肾炎预后较差,未经治疗者3个月内可能进入终末期肾病,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急性肾炎儿童预后良好,成人可能遗留轻度蛋白尿,极少进展为慢性肾病。两种疾病均需监测尿量、电解质和心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持每日体重波动不超过0.5公斤。
建议出现排尿异常或水肿时及时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肾活检是确诊急进性肾炎的金标准。日常需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0.8克/公斤体重,限制钾磷摄入,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保持血压低于130/80mmHg,定期复查尿蛋白肌酐比值。
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方法主要有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心肌灌注显像等。
1、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缺血性心肌病的基础筛查手段,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可发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能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陈旧性心肌梗死可表现为病理性Q波。动态心电图监测有助于捕捉阵发性心律失常,但需注意与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相鉴别。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能直观显示心室壁运动异常,缺血性心肌病常见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是重要评估指标,可区分缺血性与非缺血性心肌病。负荷超声通过观察运动或药物负荷后的室壁运动变化,可提高隐匿性缺血的检出率。
3、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金标准,能直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支持缺血性心肌病诊断,需注意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桥等非粥样硬化性病变鉴别。血管内超声可进一步评估斑块性质,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4、心脏核磁共振心脏核磁共振具有高软组织分辨率,延迟强化扫描可识别心肌纤维化区域。缺血性心肌病多表现为心内膜下或透壁性延迟强化,其分布与冠状动脉供血区一致。该检查能准确评估心肌存活情况,对血运重建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5、心肌灌注显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通过观察放射性核素分布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负荷试验中出现可逆性灌注缺损提示心肌缺血,固定性缺损则提示心肌梗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可量化分析缺血范围,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还能评估心肌代谢状态。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左右。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及控制血压血糖的药物,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出现胸闷胸痛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