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的人应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并拨打急救电话。触电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烧伤等严重后果,需尽快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触触电者或带电物体。使用干燥的木棍、塑料制品等绝缘体将电线挑开,或关闭电源总闸。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检查其意识和呼吸。若触电者无反应且无呼吸,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若触电者意识清醒,应让其保持安静,避免移动,观察是否有烧伤或其他损伤。触电引起的皮肤烧伤需用清洁的纱布覆盖,避免感染。即使触电者表面无严重损伤,也应送医检查,因电流可能造成内脏或神经损伤。
日常生活中应定期检查电器线路,避免使用破损的插头或电线。潮湿环境中使用电器需格外谨慎,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可有效预防触电风险。儿童活动区域应远离电源插座,必要时加装安全盖。雷雨天气避免在户外使用电子设备或接触金属物体。掌握基本急救知识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触电后麻木感通常在1-3天内逐渐减轻,具体恢复速度与触电强度、持续时间及个人体质有关。
低电压触电或短暂接触后,局部麻木感可能数小时内缓解,皮肤可能出现轻微发红或刺痛,此时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或抓挠。若麻木范围较小且无肌肉无力症状,可观察24小时,期间适当抬高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高压电击或接触时间较长时,神经损伤风险增加,麻木感可能持续1-3天,伴随灼痛或感觉异常,需警惕迟发性组织损伤。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肌力下降,但多数在3天内恢复。触电后48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心悸、头晕等全身症状,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
触电后应脱离电源并检查有无烧伤,用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0分钟以上。避免使用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涂抹伤口。恢复期减少患肢活动,穿着宽松衣物减少压迫。若72小时后麻木未减轻或出现肿胀、水疱、皮肤发黑,提示可能存在深层组织损伤或神经压迫,需急诊处理。日常需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安全性,潮湿环境下使用防触电插座,儿童活动区域安装漏电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