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不是肾功能不全,两者属于不同的医学概念。肾虚是中医术语,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功能不全是西医诊断,指肾脏滤过功能下降。
肾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性功能减退等,通常与先天不足、久病体虚、过度劳累等因素相关。中医将肾虚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可通过中药调理如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改善,配合艾灸、饮食调养等非药物疗法。肾虚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但尿常规检查通常无异常,症状具有主观性且无明确实验室指标。
肾功能不全则存在客观检查异常,如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器质性疾病导致。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需通过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确诊。治疗需控制原发病,严重者需透析或肾移植。肾功能不全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着进展会出现水肿、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器质性损害。
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先进行尿常规、肾功能等基础检查明确诊断,中医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肾功能异常者应定期监测指标变化。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控制血压血糖、限制高蛋白饮食,两类情况均需避免滥用药物加重肾脏负担。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严格控制高钾、高磷、高钠食物摄入,最需避免的三种食物包括高钾香蕉、高磷动物内脏及高钠腌制食品。
一、高钾香蕉香蕉富含钾离子,每100克含钾约358毫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排泄钾能力减弱,过量摄入易引发高钾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建议选择低钾水果如苹果、梨替代,食用前可去皮浸泡以减少钾含量。
二、高磷动物内脏猪肝、鸡胇等动物内脏磷含量极高,每100克猪肝含磷约400毫克。肾功能受损时磷排泄障碍,血磷升高会加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病。日常应限制摄入,可选择低磷蛋白来源如鸡蛋白、海参等,同时配合磷结合剂使用。
三、高钠腌制食品腊肉、咸菜等腌制食品钠含量超过1000毫克/100克。高钠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升高血压并加速肾功能恶化。建议烹饪时用葱姜蒜替代食盐调味,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000毫克以内,避免加工食品。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牛奶。注意监测血钾、血磷及血压指标,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原发病。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应及时调整饮食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