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和胃肠炎是两种不同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胰腺炎是胰腺组织的炎症反应,胃肠炎则是胃肠黏膜的炎症。
1、发病部位胰腺炎病变位于胰腺,该器官兼具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炎症可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和消化酶产生。胃肠炎累及胃和小肠黏膜,主要涉及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病变范围通常局限于消化道管腔。
2、病因差异胰腺炎常见诱因包括胆道结石、长期酗酒、高脂血症等,这些因素可导致胰酶异常激活引发自体消化。胃肠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食物中毒或药物刺激引起,病原体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导致炎症。
3、典型症状胰腺炎特征表现为持续性上腹剧痛向腰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但呕吐后不缓解,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和休克。胃肠炎以阵发性脐周绞痛为主,伴随腹泻水样便,呕吐后腹痛可暂时减轻,通常不伴腰背部放射痛。
4、检查指标胰腺炎患者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腹部CT可见胰腺肿大或坏死。胃肠炎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或脓细胞,血常规可能显示感染征象,但淀粉酶值多在正常范围。
5、治疗原则胰腺炎需禁食胃肠减压,使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严重者需手术清创。胃肠炎以补液止泻为主,细菌性感染需抗生素治疗,病毒性感染多采用对症支持疗法。
两类疾病均需避免暴饮暴食和酒精摄入,胰腺炎患者应长期低脂饮食并控制血脂,胃肠炎恢复期建议进食米汤等流质。出现持续腹痛或高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定期体检有助于发现胆道结石等潜在诱因,从源头预防胰腺炎发生。
胆结石引起的胰腺炎通常较为严重,可能引发胰腺坏死、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胆源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主要与结石梗阻位置、持续时间、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
胆结石阻塞胰管或胆胰管共同通道时,胰液无法正常排出导致胰腺自我消化,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水肿性胰腺炎,但若结石持续嵌顿可能发展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伴随持续高热、血尿淀粉酶显著升高、腹腔积液等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胰腺假性囊肿、胰周脓肿等局部并发症。
少数情况下结石自行排出后症状可缓解,但多数需紧急解除梗阻。合并胆道感染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急剧升高、降钙素原异常增高。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全身并发症,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
确诊胆源性胰腺炎后需立即禁食并胃肠减压,根据病情选择内镜取石或手术治疗。恢复期应严格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情况。出现持续性腹痛、黄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