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高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最低压力。血压测量结果通常以收缩压/舒张压的形式表示,主要有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高血压等分类标准。
1、收缩压收缩压反映心脏收缩时动脉血管承受的最大压力值,正常范围在90-120毫米汞柱。当左心室将血液泵入主动脉时,血管壁扩张产生的压力峰值即为收缩压。该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提示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长期高于14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
2、舒张压舒张压体现心脏舒张期血管弹性回缩维持的基础压力,正常值介于60-80毫米汞柱。在心脏舒张阶段,动脉血管依靠弹性回缩推动血液流动,此时测量的最低压力即为舒张压。该数值超过90毫米汞柱可能预示肾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等问题,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评估。
3、脉压差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压差,正常范围约30-40毫米汞柱。脉压差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硬化等血管顺应性下降的疾病,差值超过60毫米汞柱需警惕心血管风险。老年人因血管硬化常表现为收缩压升高伴舒张压降低的特殊脉压模式。
4、测量规范准确测量血压需静坐5分钟,袖带与心脏平齐,连续测量2-3次取平均值。避免测量前30分钟饮用咖啡或吸烟,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或标准水银柱血压计。诊室血压与家庭自测血压存在差异时,建议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诊。
5、临床意义血压异常与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密切相关。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联合性高血压常见于中青年。控制血压需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能有效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方案。
维持健康血压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至少测量两次血压。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高血糖症是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通常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可初步判断为高血糖症。
高血糖症的发生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有关。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当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葡萄糖无法有效进入细胞利用。长期高血糖可能引发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高血糖症分为糖尿病性高血糖和非糖尿病性高血糖两大类。糖尿病性高血糖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可能由应激、药物、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引起。
日常管理高血糖需注意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和高升糖指数食物的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保持健康体重,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进行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肾功能评估和神经病变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