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受血者通常是指AB型Rh阳性血型。A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血浆中不含抗A或抗B抗体,理论上可接受任何血型的红细胞输注;Rh阳性血型则意味着红细胞携带RhD抗原,可接受Rh阳性或阴性血型输血。
AB型Rh阳性血型被称为万能受血者的核心原因在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和B抗原决定了血型分类,AB型血因缺乏对应的抗A或抗B抗体,输入其他血型红细胞时不会引发急性溶血反应。Rh血型系统中,Rh阳性个体因已存在RhD抗原,输入Rh阴性血型时不会产生抗体攻击。但需注意,输血仍需优先选择同型血,仅在紧急情况下考虑异型相容性输血。实际临床中,AB型血浆含有抗A和抗B抗体,若作为供血者可能引发受血者溶血,因此AB型血浆仅能输给AB型患者。
输血安全需严格遵循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即使AB型Rh阳性血型理论上兼容性较高,仍可能因其他血型系统如Kell、Duffy等抗原不合导致输血反应。反复异型输血可能刺激机体产生不规则抗体,增加后续输血风险。对于大量输血或特殊人群如孕妇、新生儿,必须采用完全同型血液制品。输血前需核查血袋标签、患者信息,监测输血过程中是否出现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
建议公众通过正规医疗机构参与无偿献血并了解自身血型信息。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献血,献血前保持充足睡眠和清淡饮食。若需接受输血治疗,应主动告知医生既往输血史、妊娠史及药物过敏史。紧急情况下可启动绿色通道获取血液,但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严密监护。
AB型血小板一般不能给任何血型的人输注,仅可输给AB型血患者。血小板输注需遵循ABO血型相容性原则,避免免疫反应。
血小板表面存在ABO血型抗原,若输注给血型不相容的患者,可能引发抗体反应导致血小板破坏或溶血。例如A型血患者体内含抗B抗体,若输入AB型血小板,抗B抗体会攻击血小板表面的B抗原。临床通常优先选择ABO同型血小板输注,紧急情况下可考虑ABO次要不相容输注,如AB型血小板输给A型、B型或O型患者,但需评估风险并密切监测。
特殊情况下,RhD阴性患者需优先匹配RhD阴性血小板,尤其针对育龄期女性或儿童。血小板制品中残留的红细胞可能导致RhD阴性受者产生抗D抗体。输注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小板活力及相容性。对于反复输注血小板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的患者,可能需选择HLA匹配或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
建议医疗机构严格遵循输血规范,患者输血前需完善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若需紧急输注非同型血小板,应由输血科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并告知患者潜在风险。日常献血时,AB型献血者可主动捐献血小板以储备特殊血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