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地方出血可通过观察症状、调整饮食、多饮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尿血可能由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外伤等原因引起。
1、观察症状尿血伴随尿频尿急可能是尿路感染,需记录排尿次数与疼痛程度。无痛性血尿需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应观察是否出现消瘦或腰背部疼痛。外伤后血尿可能伴有会阴部肿胀,需检查有无皮肤破损。儿童出现血尿时家长需留意是否伴随发热或水肿。老年人突发血尿要监测血压变化。
2、调整饮食急性期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竹笋摄入。可适量食用冬瓜黄瓜等利尿蔬果,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存在结石者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尿酸结石患者限制动物内脏摄入。糖尿病患者出现血尿时要严格控制血糖。肾炎患者需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3、多饮水增加饮水量有助于冲刷尿路,每日建议饮用温开水或淡竹叶水。尿路感染时多排尿可减少细菌滞留时间。肾结石患者每日尿量应维持在2500毫升左右。心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排尿困难者要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4、药物治疗细菌性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泌尿系统结石可配合服用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肾炎患者可能需要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缬沙坦胶囊。出血明显时可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手术治疗较大肾结石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经皮肾镜取石术。膀胱肿瘤需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前列腺增生导致血尿可能需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外伤性尿道断裂要实施尿道会师术。所有手术方案需由泌尿外科医生评估后决定。
出现血尿后应避免剧烈运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清洗外阴但不要使用刺激性洗剂,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记录血尿发生时间与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长期血尿患者要定期复查尿常规与泌尿系统超声。任何情况下都不建议自行服用止血药物或抗生素,必须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检查。饮食上注意补充维生素K含量丰富的西蓝花菠菜等蔬菜,但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钾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戒烟限酒减少泌尿系统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