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使运动燃脂更加高效 教你几个对减肥更加有效的运动方式

发布于 2022-03-15 19:05

大家都知道运动减肥是最健康、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但要求你要有充足的时间和坚强的意志力。那么如何才能让运动减肥更高效呢?告诉你4个策略吧?使你的减肥事半功倍。

有规律的运动

另外,无论你是哪个时间段运动,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很重要。例如你习惯了每天下午5点运动,就尽量每天都安排在这个时间,前后不要差距太长时间。因为身体也会形成运动生物钟,如果老是变换运动时间,会让身体不适应,运动伤害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从而影响运动表现和效果。

随时意识到自己的肌肉

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保持正确姿势,不要弯腰驼背,站立时要自然地紧缩小腹与臀部肌肉,光是这个意识的动作,就能让你慢慢训练出自己的深层肌肉。一旦你可以随时随地收紧或放松你的肌肉,就代表你的肌肉灵活具操控性,呈现最佳燃脂状态。

有氧运动需包含高、低强度

身体是很容易适应运动强度的,如果你每次都选择同一种有氧运动,做同样的强度与时间,身体很快就不再觉得疲惫(也就不再有效!)每次都选择不同的有氧运动,并搭配强弱不同的强度设定(除了跑步机,滑步机、踏阶机、脚踏车都很棒),如果是自己跑步,就以中等速度先跑20分钟,前后再搭上10分钟的慢跑。这样的运动方式可以比一般跑步增加36%的燃脂效率!

运动时间要适量

持续30-60分钟的运动,让其中50%的能量来自脂肪消耗,是运动新手的最佳选择,进阶者不妨运动60-90分,此外脂肪供应的能量更达70-85%,但是如果长期过度运动90分钟以上,可能会使你因脂肪消耗过多而疲劳,损伤气血。

当然也有人坚持运动了体重不见下降,这时候一般要考虑以下两种原因:

(1)没有坚持运动:

有的人在减肥开始时,感到比较劳累和不习惯。练一天,休息几天。他们不曾了解,这样做根本达不到消耗能量的效果。加上运动会使胃肠运动增强,食欲增加,消化吸收增加。

很多人运动后胃口大开,只不过因为坚持锻炼,使热量不至积累而已。如果突然停止锻炼,胃口并没有缩小,可热量喜欢却慢性减低,这样不但体重难以下降,甚至可能回升。

所以,减肥运动贵在坚持,并在坚持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发挥潜能。坚持需要两个条件保证:一是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二是每日的运动量要合适。运动项目选择不当,或运动过度,会使身体过早疲倦,甚至可能损伤关节、韧带或骨骼,运动往往因此被迫停止,又何谈“坚持”二字?

(2)没有控制好饮食:

除了锻炼问题之外,我们再看看运动的同时是否配合了饮食控制?对减肥而言,运动和饮食控制作为密不可分的有效手段,缺一不可。减肥期间,因代谢旺盛,胃肠运动增强,往往食欲大增,给控制饮食带来一定困难。但控制饮食是减肥的必由之路,若不控制饮食,减肥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出现体重上升。所以,再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自己节食计划的执行情况,找一找漏洞,实属必要。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回答: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包括优化用药方案、增强健康教育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管理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漏服、误服药物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1优化用药方案 老年...

Q
吃空心菜可以减肥吗

回答:吃空心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肥,因为空心菜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蔬菜,能够增加饱腹感并改善肠道健康,但仅依靠空心菜并不能彻底实现减肥目标,还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接下来详...

Q
为什么割阑尾会暴瘦

回答:割阑尾后出现暴瘦的情况可能与术后饮食改变、消化系统功能影响、创伤恢复及潜在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咨询 1、术后饮食改变 割阑尾手术后,许多人需要调...

Q
肝切除后能活多久

回答:肝切除后能活多久取决于患者的肝脏功能状态、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术成功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许多人能够长期生存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1、肝切...

Q
神经性贪食症怎么治

回答:神经性贪食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计划是关键,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方法...

Q
大动脉炎怎么得上的

回答:大动脉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常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需结合药物治疗、手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等多种方法...

Q
耳朵里和耳后根痛是什么原因

回答:耳朵里和耳后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感染、神经性疾病、外伤或邻近部位炎症等。根据具体病因,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需警惕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1、耳部感...

Q
近视眼需要一直戴眼镜吗

回答:近视眼不一定需要一直戴眼镜,具体情况取决于近视度数、用眼需求以及生活场景。正确的佩戴方法能够保护视力,而非必要时摘下眼镜也未必会直接加重近视。 1什么时候需要戴眼镜? 若近视度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