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主食就能减肥?错!

发布于 2024-07-14 18:47

我国肥胖率已居世界首位,体重管理也纷纷列入许多人的健康日程。然而,“简单粗暴”地少吃主食,就能减肥吗?“好好吃饭,是个科学问题。”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蒋卓勤教授表示,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减肥人群,都不可忽视碳水的摄入。如何聪明高效地吃碳水,有科学讲究。

A、科学减肥:不可忽视碳水摄入

“过午不食”“晚餐不吃主食”“少吃碳水多吃蛋白”……为了减肥,一些与众不同的饮食方案成为“网红”,但它们科学吗?

“碳水化合物摄入太多容易肥胖,不等于可以不吃碳水,而用脂肪和蛋白质代替。”蒋卓勤表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是人体的能量来源,无论哪一种吃得过多,都会转化为脂肪囤积体内,导致肥胖。

为什么碳水化合物不能少吃或不吃?“碳水化合物是更干净、更经济和更安全的能量来源。”蒋卓勤分析,三种营养素都会产生能量,但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它们产生的“垃圾”却不一样: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水可随尿液汗液排走,二氧化碳可随呼吸排走,因此比较“干净”;脂肪代谢会产生酮体,人分解酮体的能力是有限的,酮体堆积过多则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这也是糖尿病患者过分控制碳水而经常容易导致的并发症之一;而蛋白质供能,代谢产物除了水和二氧化碳,还包括尿素、肌酐、肌酸、氨等,需要经肾脏随尿液排出,加重肾脏负担,所以肾功能不好的人,不可采取高蛋白饮食方案。

碳水化合物是维持大脑正常功能的必需营养素。不吃碳水化合物,血糖浓度下降,有可能使脑细胞功能受损。

无论是中国、日本或美国的膳食指南,都建议对于健康人群,碳水化合物应该占一天总能量摄入比例的50%-65%,脂肪占20%~30%,蛋白质占10%~15%。而所谓的“网红”生酮饮食法、低碳水饮食法,把脂肪提高到超过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酮体会大大增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B、好好吃饭:怎样合理吃碳水化合物?

粗杂粮:

1/3比例混着吃

精米白面营养价值不高且升糖指数高,但蒋卓勤提醒,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完全用粗杂粮替代精米。蒋卓勤建议,可以采用一顿饭里1/3粗杂粮、2/3精粮的搭配方案,这样口感适中,营养也全面。否则大量进食粗杂粮,会给胃肠消化带来压力,尤其是胃溃疡、胃炎等人群,容易因此加重病情。

食物多样化很重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2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平均每天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碳水化合物的选择也可以很多,并非只有米饭。红薯、土豆等谷薯类,南瓜、芋头、莲藕等根茎类蔬菜,也是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可以作为主食之选。”

儿童与老人:

碳水方案可微调

不同人群,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摄入,在大的供给比例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可以略有微调。正如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应占总能量的45%-60%,比健康人群降低5%,但碳水仍在三大营养素摄入中占大头。

“理论上,相对于健康人群的摄入比例,年龄越小,碳水的占比可以越低一点。简单来说,对于儿童,不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适当’即可。因为儿童的胃容量比成年人小,需要选择牛奶、鸡蛋等营养密度更高一些的食物,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

而老年人则可稍微提升蛋白质的摄入比例。蒋卓勤表示,老年人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面临肌肉萎缩,因此要注意适当运动和补充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可以从禽类白肉以及海产品中补充,尤其是一些高血脂高血压的老年人,海鱼不仅脂肪含量较低,还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有一定的保护血管作用。

从天然食物中摄取营养是优先方案。若老年人牙齿不好,蔬菜煮熟得过烂,维生素C大量被破坏,水果吃得不足时,可以补点维生素C;若因乳糖不耐受而喝奶少,豆制品也不多时,可以补点钙剂;怕肉类脂肪高胆固醇高而吃肉少,蛋白质不足时,可以补点蛋白质粉,弥补膳食营养不足。

健身人群:

可适当增加蛋白质

蒋卓勤表示,希望增肌的健身人群,适当增加蛋白质促进肌肉合成是正确的。例如一般人蛋白质摄入占一天总能量的10~15%,运动员可以增加到20%。但要注意,蛋白质不能过高甚至代替碳水供能。若没有足够的运动量,也不能照搬健身人群的饮食方案,以免造成代谢负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脉冲激光治疗的作用与效果有哪些

回答: 脉冲激光治疗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脉冲激光对皮肤或组织进行精准干预的医疗技术,常用于改善皮肤问题和部分疾病。 脉冲激光治疗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主要针对色素性病变、血管性病变及皮...

Q
耳聋是怎么导致的 8个诱因说明耳聋并不简单

回答: 耳聋可能与遗传因素、噪声暴露、耳部感染、药物毒性、年龄增长、耳部外伤、血管疾病、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 遗传性耳聋通常由基因突变导致,表现为先天性或迟发性听力下降。噪声性耳聋因长期...

Q
顺产剖腹产哪个松弛 3个方法使阴道紧致

回答: 顺产和剖腹产对阴道松弛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但顺产可能更容易导致阴道松弛。阴道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激光治疗、阴道紧缩术等方式改善。 顺产过程中胎儿经阴道娩出,可能对盆底肌和阴道壁...

Q
裆部两侧瘙痒越抓越痒怎么办

回答: 裆部两侧瘙痒越抓越痒可能与股癣、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避免搔抓等方式缓解。 股癣通常由真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脱屑,瘙痒...

Q
耳石症眩晕恶心怎么缓解 及时治疗原发病缓解眩晕恶心

回答: 耳石症引起的眩晕恶心可通过复位治疗、药物治疗、原发病治疗等方式缓解。 耳石症可能与头部外伤、内耳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短暂性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复位治疗是首选方法,通过...

Q
监测排卵最佳的时间

回答: 监测排卵的最佳时间是月经周期第10-16天,具体需结合个人周期长度调整。 对于月经周期28天的女性,排卵通常发生在第14天左右,建议从第10天开始每日监测。周期较短或较长的女性需...

Q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回答: 颅内多发动脉瘤可能与遗传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发病原因包括先天遗传性血管壁结构异常,如马凡综合征等...

Q
牙疼一招立马止疼

回答: 牙疼可以尝试用冰敷或含漱淡盐水暂时缓解疼痛。 牙疼可能是龋齿、牙髓炎或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的。龋齿会导致牙齿表面出现黑斑或龋洞,遇冷热刺激时疼痛加剧。牙髓炎常表现为自发性阵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