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最早被什么教作为修行方式
发布于 2025-05-23 15:46
发布于 2025-05-23 15:46
瑜伽最早被印度教作为修行方式,后逐渐发展为包含哲学体系、身体训练与精神修炼的完整系统。主要有原始宗教仪式、奥义书哲学、佛教禅修影响、耆那教苦行传统、哈达瑜伽体系五个发展源头。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已有瑜伽雏形,考古发现的印章上可见盘坐冥想形象。早期瑜伽与自然崇拜结合,通过特定体位模仿动植物形态,认为能获取自然力量。吠陀时期祭司通过控制呼吸与唱诵进行通神实践,形成瑜伽最早的身体控制技术。
公元前800年左右的奥义书首次系统阐述瑜伽理论,提出"梵我合一"的哲学目标。通过感官收摄、冥想专注等方法突破物质束缚,这种思想成为古典瑜伽的理论基础。薄伽梵歌将瑜伽定义为"平衡与和谐的艺术",确立修行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方式。
公元前6世纪佛教吸收瑜伽技术发展出四禅八定体系,强调正念观照与呼吸法门。佛教僧侣通过瑜伽姿势保持长时间禅坐,腿部莲花座等体式得到完善。大乘佛教的密宗修行进一步将手印、观想等瑜伽技术系统化。
主张极端禁欲的耆那教发展出严苛的瑜伽苦修法,包括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极端断食等。其教义强调通过身体磨练净化灵魂,这种修行方式促使瑜伽发展出更强的身体控制能力,但也导致部分危险体式的产生。
中世纪出现的哈达瑜伽之光标志着身体训练的系统化,创造性地将体式、呼吸法、清洁法结合。该体系突破宗教局限,提出通过身体净化达成精神解脱的路径,为现代瑜伽的体式训练奠定基础,使瑜伽逐渐脱离单一宗教属性。
现代瑜伽练习建议结合传统智慧与科学认知,避免过度追求高难度体式。初学者应从基础呼吸法开始,逐步加入山式、猫牛式等安全体式,每周练习3-4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饮食方面可适当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等抗氧化物摄入,练习前后2小时保持空腹。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使用专业瑜伽垫保护关节,生理期避免倒立体式。出现头晕或关节疼痛应立即停止,慢性病患者需在专业指导下练习。
上一篇 : 当前是第一篇
下一篇 : 瑜伽的最佳锻炼时间是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