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可按患者对水和钠耐受的情况分型

发布于 2012/11/12 16:15

肝腹水肝硬化疾病的并发症之一,肝硬化患者如不及时尽早治疗,会导致体内腹水增多,严重时将出现肝肾综合症甚至肝癌,根据患者对水、钠耐受的情况,将肝硬化腹水分为3型:

一、Ⅰ型肝腹水:

肝硬化初期患者体内出现少量腹水,血钠>130mEq/L,尿钠90~50mEq/24h,尿钠/尿钾>2,自由水清除率>lml/min,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均正常,在数天至2周可发生自发性利尿,腹水逐渐消退。

二、Ⅱ型肝腹水

肝硬化中期患者体内腹水明显增多,血钠>130mEq儿,尿钠40~50mEq/24h,尿钠/尿钾>2,但>1,自由水清除率>lml/min,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在正常范围。

三、Ⅲ型肝腹水

肝硬化后期患者体内可出现大量腹水,且持续在3个月以上,即使应用大量利尿剂,也可能不能达到较好疗效,患者血钠<130mEq/L,尿钠<10mEq/24h,尿钠/尿钾<1,自由水清除率

Ⅲ型肝腹水患者一旦进入失代偿期,有可能出现血管收缩物质合成增加,肾脏血管对收缩物质的高度敏感,进而导致

肾功能衰竭,因此一旦确诊为腹水,应及时进行治疗。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