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常见心律失常
发布于 2025/11/22 13:56
发布于 2025/11/22 13:56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心肌电活动异常,从而引发各种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早期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率低于60次/分。这与下壁心肌缺血导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严重者需临时起搏器治疗。
2、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在下壁心肌梗死中发生率较高,尤其是一度和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这与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包含房室结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轻度阻滞可观察,严重者需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或安装临时起搏器。
3、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是心肌梗死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这与心肌缺血导致心室肌兴奋性改变有关。患者可能感觉心悸或心跳漏跳。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或胺碘酮注射液。
4、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是较严重的心律失常,表现为连续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心率通常超过100次/分。这与梗死区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痛甚至晕厥。紧急情况下需电复律,药物可选用胺碘酮注射液或普罗帕酮注射液。
5、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是最危险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无有效收缩,患者很快出现意识丧失。这与大面积心肌缺血导致心电活动紊乱有关。必须立即进行电除颤和心肺复苏,药物可选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或胺碘酮注射液。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控制钠盐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密切监测心率和心律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恢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心脏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功能。
上一篇 : 心源性猝死可以吃速效救心丸吗
下一篇 : 心肌缺血室壁节段性运动不良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