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要做哪些检查

发布于 2016/09/22 14:48

心绞痛的症状有很多,比如胸闷、胸疼等,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很难准确诊断是心绞痛,可能是其他心脏疾病。所以在准确确诊时,需要做多项检查,比如心脏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心电负荷试验、动态心电图、放射性核素检查等,通过多项检查才能确诊,进行对症治疗。

1、心脏X线检查

此项检查可无异常发现,如已伴发缺血性心肌病可见心影增大、肺充血等。

2、心电图检查

是发现心肌缺血、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⑴静息时心电图:约半数患者在正常范围,也可能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或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有时出现心律失常。

⑵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移位,常见反映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0.1mV),发作缓解后恢复。有时出现T波倒置,T波改变虽然对反映心肌缺血的特异性不如ST段,但如与平时心电图比较有明显差别,也有助于诊断。

3、心电负荷试验

该试验已广泛应用于静息时或心绞痛发作时无心电图变化的非典型心绞痛的诊断。其运动试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另种为活动平板或踏车试验。运动时当出现步态不稳、室性心动过速或血压下降时应停止运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发热性疾病者禁止进行运动试验。

4、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2472小时记录用者心电图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缺血性sTT改变,安全性好,尤其是适于检出短暂性心律失常。但对5TT改变的描记准确性较差,反映缺血部位也有一定局限性。

5、放射性核素检查

心肌灌注显像,可直观地显示心肌缺血的位置、范围和性质(是否可逆),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6、冠状动脉造影

可发现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狭窄性病变及其部位、范围和程度,并能估计狭窄处远端的管腔情况。

7、二维超声心动图

可探测到缺血区心室壁的运动异常,心肌超声造影可了解心肌血流灌注。

8、其他检查

多排探测器螺旋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冠状动脉三维重建、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等已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血管镜检查以及多普勒检查(多普勒检查【译】:多普勒检查就是超声波检查,因为这是多普勒效应目前最广泛的应用。它简称D型超声诊断仪。这类诊断仪是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对运动的脏器和血流进行检测的仪器。按超声源在时域的工作状态,可以将多普勒系统分为连续和脉冲波多普勒)有助于指导冠心病介入治疗时采取更恰当的治疗措施。

温馨提示:在确诊心绞痛时,建议患者结合下自身的情况综合下,在治疗上患者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可以不用服药治疗,如果症状明显,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些,营养心肌,保护心脏的药物治疗,家中自备些应急药物硝酸甘油,在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口服,平时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当的锻炼,合理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病情变化及时随诊。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