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大便性状

发布于 2025/06/19 06:15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大便性状主要为黏液脓血便,典型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伴黏液或血液。主要特征包括排便急迫感、里急后重、粪便量少且呈鲜红或暗红色,严重者可出现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1、黏液脓血便:

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粪便中混有大量黏液和脓血,由志贺菌侵袭结肠黏膜导致溃疡出血及炎性渗出所致。黏液呈灰白色半透明状,脓液为黄白色絮状物,血液多附着于粪便表面或混合其中,颜色从鲜红至暗红不等。

2、里急后重:

患者常有持续便意但排便量少,因直肠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发肛门坠胀感。每次排便仅排出少量黏液脓血,严重者每日可达20-30次,排便后腹痛暂时缓解但很快复发。

3、粪质改变:

正常粪便成形特征消失,转为水样或稀糊状。重症患者粪便完全由黏液、脓细胞和红细胞组成,呈现"洗肉水"样外观,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及吞噬细胞。

4、伴随症状:

排便时多伴有下腹部绞痛,体温可达38-40℃。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老年患者易出现意识模糊。部分患者舌苔厚腻,口腔散发特殊腐败气味。

3、脱水征象:

频繁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表现为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尿量减少。婴幼儿前囟门明显凹陷,成人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液浓缩、血钠升高。

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采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配制比例为每500毫升温水加入1.75克食盐和10克葡萄糖。饮食选择低渣流质如米汤、藕粉,避免牛奶等产气食物。所有餐具应煮沸消毒,排便后需用0.1%含氯消毒液浸泡衣物。出现持续高热、意识障碍或尿量少于400毫升/天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