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炎症拔牙的后果

发布于 2025/07/14 12:57

有炎症时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愈合延迟,通常建议先控制炎症再拔牙。口腔炎症可能由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风险。

拔牙属于有创操作,当存在急性化脓性炎症时,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细菌活性增强。此时拔除患牙可能使感染沿血管或组织间隙扩散,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甚至全身脓毒血症。炎症还会影响麻醉效果,增加术中出血风险,术后可能出现干槽症或创口长期不愈。对于慢性根尖周炎等低度炎症,部分情况下可在严格消毒和抗生素保护下拔牙,但需医生评估骨质破坏程度。

若炎症处于急性发作期,如牙龈红肿溢脓、面部肿胀发热,强行拔牙可能加重局部组织损伤。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可能诱发菌血症,对于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风险更高。智齿冠周炎急性期拔牙还可能引发邻牙松动或下颌骨骨髓炎。某些特殊部位如上颌后牙区靠近鼻窦,炎症期拔牙可能导致口腔上颌窦瘘。

拔牙前应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评估,急性炎症期需先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局部消炎。慢性炎症患者可拍摄牙片判断骨质状况,必要时进行根管治疗而非直接拔牙。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进食过热食物,使用冰袋冷敷减轻肿胀。建议选择上午拔牙以便观察术后反应,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调控血糖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