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抽风怎么治疗

发布于 2025/08/19 10:59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抽风需立即就医,治疗方式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控制惊厥、纠正代谢紊乱、亚低温治疗等。该症状通常由围产期窒息、脑血管异常、代谢性疾病、感染、遗传因素等引起,需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专业干预。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清理口鼻分泌物,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必要时使用新生儿专用吸痰器。若出现呼吸暂停或严重呼吸困难,需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操作时注意避免颈部过度伸展,防止加重脑部缺血。

2、氧疗支持

通过头罩或鼻导管给予湿化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98%。严重者需机械通气,采用常频或高频振荡模式,参数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持续监测经皮氧分压,避免高氧血症导致氧化损伤。

3、控制惊厥发作

首选苯巴比妥注射液负荷剂量静脉推注,维持量分次给予。难治性惊厥可联用左乙拉西坦注射剂或咪达唑仑持续泵注。用药期间监测脑电图,警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备好纳洛酮等抢救药物。

4、纠正内环境紊乱

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纠正低血糖,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维持血钠135-145mmol/L,血钙2.1-2.6mmol/L。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改善凝血功能,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

5、亚低温治疗

对中重度缺氧患儿在生后6小时内启动全身或选择性头部降温,核心温度维持在33.5-34.5℃持续72小时。缓慢复温后持续监测颅内压,联合甘露醇注射液预防脑水肿,营养神经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肢体强直、眼球凝视、呼吸暂停等抽风表现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过程中保持侧卧位,记录发作持续时间与表现形式。后续需定期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头颅MRI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评估。哺乳期母亲应保证优质蛋白和DHA摄入,遵医嘱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倾向。出院后避免过度刺激,维持环境温湿度适宜,按时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