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饮食应注意什么

发布于 2025/08/20 16:3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饮食需注意低盐、高蛋白、易消化,同时控制液体摄入量。主要有控制钠盐摄入、保证优质蛋白供给、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少量多餐避免饱腹等措施。

1、控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需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离子潴留会加重水钠潴留和心脏负荷,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部分食盐。合并水肿者更需严格限盐,同时监测尿量和体重变化。

2、保证优质蛋白供给

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摄入1-1.5克蛋白,优先选择鱼类、鸡胸肉、蛋清等低脂高生物价蛋白。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呼吸肌萎缩,但过量会增加代谢负担。可选用乳清蛋白粉作为营养补充,避免红肉和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

3、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

主食以糙米、燕麦等全谷物为主,搭配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肠道功能,预防便秘导致的腹压增高。需限制动物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摄入,食用油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品种。

4、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重点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及B族维生素,可通过猕猴桃、坚果等食物获取。钙、镁、钾等电解质对心肌功能有重要作用,低钠高钾饮食有助于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制剂。

5、少量多餐避免饱腹

每日可分5-6餐进食,单次食量不超过300毫升。过饱会使膈肌上抬影响呼吸功能,餐后保持半卧位休息。避免碳酸饮料、豆类等产气食物,进食时细嚼慢咽减少吞咽空气。夜间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营养师指导下定期评估营养状况。合并右心衰竭者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每日液体摄入在1500毫升以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保持适宜体重对减轻心脏负荷至关重要,体重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及时就医。稳定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配合呼吸训练,但需避免餐后立即运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