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
发布于 2025/09/19 16:24
发布于 2025/09/19 16:24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其作用机理分别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或延长动作电位时程来纠正心律失常。
1、钠通道阻滞剂钠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降低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率,减慢传导速度。这类药物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如奎尼丁片通过延长有效不应期减少折返,普鲁卡因胺注射液可抑制异位起搏点,利多卡因注射液常用于急性室性心动过速。使用中需监测心电图QT间期变化。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自律性。美托洛尔缓释片可减少儿茶酚胺对心脏的刺激,普萘洛尔片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的心律失常,阿替洛尔片能有效控制房性早搏。这类药物禁用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
3、钾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增加有效不应期。胺碘酮片可阻断多种离子通道,用于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索他洛尔片兼具β阻滞和钾通道阻滞作用,多非利特胶囊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
4、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抑制L型钙通道,减慢房室结传导。维拉帕米缓释片适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地尔硫卓胶囊可控制快速房颤心室率。这类药物可能导致低血压,禁用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5、其他机制药物腺苷注射液通过激活钾通道快速终止阵发性室上速,洋地黄毒苷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慢房室传导。伊伐布雷定片选择性抑制窦房结起搏电流,适用于窦性心动过速。这些特殊机制药物需在严密心电监护下使用。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和电解质。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摄入。出现心悸加重或晕厥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不同类别药物联用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须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方案调整。
上一篇 : 滤泡咽炎怎么治疗,想了解一下
下一篇 : 没有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