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母乳性黄疸还可以吃母乳吗
发布于 2025/09/27 16:24
发布于 2025/09/27 16:24
母乳性黄疸患儿通常可以继续吃母乳,但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多数与母乳喂养不足或母乳成分有关,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多发生在出生后3-4天,主要由于初乳摄入不足导致胆红素排泄减少。此时应增加喂养频率至每天8-12次,确保婴儿有效吸吮,促进肠道蠕动和胆红素排出。母亲需掌握正确哺乳姿势,避免乳头混淆。若胆红素值接近光疗标准,可考虑暂时添加配方奶辅助喂养。
迟发型母乳性黄疸常出现在出生后1-2周,可能因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影响胆红素代谢。当血清胆红素值超过15mg/dl时,建议暂停母乳喂养48-72小时,改用配方奶喂养并观察黄疸消退情况。暂停期间母亲应规律挤奶维持泌乳量。胆红素下降后可恢复纯母乳喂养,通常不会再次明显升高。
母乳性黄疸患儿应定期监测经皮胆红素值,若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改变等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加重黄疸的食物或药物。维持适宜室温,避免婴儿脱水影响胆红素代谢。日光浴可辅助退黄,但需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每次不超过15分钟。
上一篇 : 幼儿腺样体肥大的判断
下一篇 : 没有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