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腹水患者应了解利尿剂治疗常识

发布于 2012/11/01 14:14

利尿剂主要通过影响肾小球的过滤、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等功能促进肾脏排尿功能,从而增加尿量,达到减少腹水的目的。肝腹水患者如需应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应对利尿剂有一定的认识。

1、腹水的用药多采用阶梯策略,一线治疗药物为螺内酯,治疗时可给予剂量逐渐增加的螺内酯,一般从100mg/d逐步升高到400mg/d。

2、在400mg螺内酯单独使用疗效不佳时可添加呋塞米,剂量最多160mg/d,需要同时进行详细的生化检查和临床监测。

3、过度利尿会导致血管内容量缺失,进一步引起肾功能损害、肝性脑病和低钠血症,肝硬化

腹水伴周围水肿患者,体重减轻不宜超过1.0kg/d;无周围水肿者只能减轻0.2~0.3kg/d,最多不超过0.5kg。

4、对利尿剂治疗无效的顽固腹水患者,应该详细了解饮食和服药史,确认患者没有使用富含钠盐的药物或抑制钠水排泄的药物。

5、应用利尿剂治疗一段时间后,应检测尿钠排泄,如果尿钠超过推荐的食钠摄入量且患者对治疗无效,即表示治疗依从性不佳,应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