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点

发布于 2012/11/23 13:47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

病史特点

患者多为10岁以下儿童,性别没有明显差异;患者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细菌或病毒感染与此病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感染不能直接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原因,80%以上的患者血小板表面可检测到血小板抗体;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

症状体征

起病急骤,可有发热。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如果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

预后

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少数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