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骨质疏松 要从35岁前“储钙”

发布于 2012/12/06 15:19

身高“缩水”了,老是腰酸背痛,轻轻摔个跤也会骨折……当你出现这类情况时,得小心了,这都是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

在日前的“世界骨质疏松日”,专家呼吁,认清骨质疏松症,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骨质疏松的困扰。

一摔跤就出事

家住建政路的李阿姨,之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患上骨质疏松症。而让李阿姨到医院诊断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是前两个月的一次事故:60岁的她夜里起来小解,走路没留神,摔了一跤,骨折了。

“以前老是觉得胸闷

气短,走路的时候腰腿痛。”李阿姨有时候也觉得自己缺钙,这回骨折后到医院检查,她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当天,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的义诊中,该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双蕾介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数据表明,我国至少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病人,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质疏松“欺女怕男”

李双蕾介绍,随着身体的衰老,老年人身体各个方面的机能都在减退,骨生成能力也在减弱,所以就相对来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而且骨质疏松更是欺女怕男。临床发现,男性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一般都在70岁以后,但是女性到50岁左右进入更年期后,就会使钙流失得很多,出现骨质疏松。所以,女性比男性多了一个骨质疏松的危险期。

骨质疏松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李双蕾告诉记者,中青年人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一样会患上骨质疏松症。比如:遗传、吸烟、饮酒或者营养不良,还有女性在更年期时雌激素的缺乏也会造成钙的丢失。维生素不足、身体太瘦、减肥、吃药、使用激素,一些疾病如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甲状旁腺亢进、类风湿以及严重的肾炎、肝炎等都会引起骨质疏松。

腰腿痛?警惕骨质疏松

腰腿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很多人都认为,腰腿、关节疼痛是由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等引起,其实很大部分的腰腿疼痛是骨质疏松引起。

骨质疏松是一种疾病。需要我们去积极预防和治疗。有资料统计,骨质疏松是引起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为15.7%,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症引起。

骨质疏松症不仅会有腰酸背痛、小腿抽筋、行动不便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骨折,有20%的髋骨骨折病人在一年内死于骨折并发症,还有50%的病人因此而致残。

巧妙补钙防“疏松”

骨质疏松确实是骨头缺钙,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身体里真缺钙?李双蕾说,得了骨质疏松以后光补钙是不行的。应该提前就把钙补了,如果不行,还得做一系列的治疗,才能把骨质疏松治好。

首先,不能到患骨质疏松症后才补钙。据介绍,人的骨质密度在30到35岁时达到骨峰值,之后便会因钙质流失而开始下降,尤其以女性的下降速度更为明显。骨是人体的一个钙库,这个钙库好比是一个钙的银行,在35岁以前,人吃的钙都会存入钙库里,到了四五十岁以后,再吃钙是不能够存到钙库中的。“年轻时存得越多,到老了手头就越宽裕。”

其次,对于骨质疏松症来说,预防远比治疗重要,因此平日千万不可轻视“护骨”工作,从小就要关爱自身骨骼的健康。每天喝400毫升牛奶、晒10分钟太阳、多走20分钟路、不吸烟、不酗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避免骨质疏松症的困扰。

另外,因为中老年人对钙吸收能力减弱,如不吃促进钙吸收的药物,中老年吃的钙片基本上都从大便中排出,等于没吃。所以,骨质疏松患者骨折时不能只做骨折治疗,还要针对骨质疏松进行药物治疗。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