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中医发病机制

发布于 2012/12/26 15:06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久病失治,老年衰变,用药失当引发,其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四点。

肾虚

肾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虚则肾精不足,骨髓失养,可出现腰背酸痛、胫膝酸软等骨质疏松症状。中医的肾涉及内分泌、神经、免疫、代谢等多种功能,对全身的生理功能起多种调节的作用。研究表明,肾虚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成骨功能下降,使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

脾虚

脾主运化生肌,是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旺则四肢强健,脾虚则无以生髓养骨,导致疾病的发生。脾胃虚弱可以影响胃肠对钙磷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

血瘀

血的运行必须依赖气的推动,气虚无以推动血行,必成血瘀。骨质疏松症的血瘀是在肾虚和脾虚的基础上产生的病理产物。血瘀阻滞经络,反过来又加重病情。有学者发现,雌激素水平下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出现粘、浓、凝聚状态,而雌激素水平和I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还有人发现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血流变学指标有明确关系。

肝郁

肝藏血,肾藏精,肝肾同源,肾的精气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若肝失调达,则肝郁耗血,可致肾精亏损,骨髓失养,肢体不用。调查表明,绝经期早的妇女比同龄正常妇女骨密度低。多数妇女在绝经后表现出肝郁诸证,同时骨量迅速下降,证明肝郁与骨质疏松有密切的关系。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