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术后为何还会发生胃癌
发布于 2013/03/26 14:37
发布于 2013/03/26 14:37
随着胃癌手术的逐渐普及,选择进行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不断增多。尽管手术前设计了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规范化的术式,使得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残胃癌患者正逐渐增多。
胃癌切除术后为何还会发生胃癌呢?一般认为胃大部切除术后,胆汁、胰液通过吻合口向胃内反流,反流液中二羟胆烷酸、脱脂酸卵磷脂及胰酶等溶解胃黏膜上皮脂蛋白层,破坏胃黏膜屏障。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已被认为是人类胃癌的致病因素。有学者发现在残胃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是非感染的4倍。另外,在吻合口附近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阳性者,其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因此有学者认为EB病毒的感染更易导致残胃癌的发生。还有学者发现胃部分切除后,在残胃癌的局部发现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同时也发现了环氧化酶一2等表达的改变。
上一篇 : 胃癌患者手术后为何会发生黄疸
下一篇 : 容易发展成胃癌的胃部良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