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盘状红斑狼疮的7要素

发布于 2013/09/24 10:17

盘状红斑狼疮属结缔组织病,与自身免疫有关。多见于中年男女,好发于暴露部位如头皮、面、胸前等。其诊断要点如下:

(1)病史:慢性病程,经常在日光照射强烈的季节发病。

(2)皮损特点:初发为小丘疹,渐扩大呈浸润性红斑,表面有黏着性鳞屑,剥下鳞屑毛囊角栓形成的小棘。慢性皮损中央萎缩性瘢痕,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和色素减退。

(3)好发部位:多见于颧、颊、鼻、外耳、手背等曝光部位。颧部和鼻梁部皮损可连续连接成蝶形。少数病例皮损泛发时,称为播散性红斑狼疮。黏膜受累以下唇为主,为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周围可有紫色红晕

(4)全身症状: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可有低热、乏力、关节酸痛

(5)实验室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可有ESR增快,WBC减少,丙种球蛋白升高,RF(+);少数患者ANA(+),但滴度较低。

(6)组织病理:角化过度毛囊角栓,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呈块状浸润。真皮浅层水肿,血管扩张,少量红细胞外溢。

(7)免疫病理:皮损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IF),示表皮真皮交界处有IgG、IgM及(或)C3沉积。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