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的中医治疗方法

发布于 2011/03/05 22:01

中医对皮肤癌的治疗,早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已列专病讨论。以后历代医家又提出了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近代医家在大量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中确定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服与外治相结合的辨治模式。进一步展示了中医药治疗皮肤癌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我们一起来解读以下几种方法

1)热毒内蕴证。

主证:皮肤癌溃烂,分泌恶臭脓液,口苦且干,低热烦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或有瘀斑点,苔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祛瘀扶正。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金银花10g,蒲公英2og,紫花地丁20g,紫草根18g,白毛藤25g,生薏苡仁30g,麦冬18g,瓜蒌30g,茯苓15g,黄芪18g,白术12g,太子参15g,北沙参12g,甘草4g,随症加减。

分析:方中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味昔性寒,是清热解毒之主药;配合白毛藤、生薏苡仨、紫草根为主祛邪。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北沙参,健脾益气养阴,力主扶正;诸药配合祛邪不伤正,补虚不留邪。本方用于皮肤癌早期,或皮肤癌合并感染或有远处转移,出现全身症状,属于“反花疮”阳症。

2)湿毒内蕴证。

主证:皮肤癌呈囊肿状,呈现蜡色,内含粘液,逐渐增大,若破溃流恶臭液汁,口粘、困倦、乏力、便溏,脉滑数,舌质暗红体胖,苔厚腻或黄腻。

治法:祛湿败毒,软坚消瘀。

方药:羌活胜湿汤(《医方集解》)加减。羌活10g,独活10g,藁本10g,白芷10g,防风10g,川芎10g,白藓皮20g,地肤子20g,生薏苡仁30g,丹参30g,莪术15g,山慈姑15g,牛膝10g,黛蛤散20g,鬼箭羽20g。

分析:羌活胜湿汤为祛风湿、解表邪之代表方,配合辛温之独活、藁本、白芷,苦寒之白藓皮、地肤子,淡渗之生薏苡仨,以增强祛湿败毒之功效。再以丹参、莪术活血消瘀,山慈姑、牛膝、黛蛤散软坚共达治疗之目的。本方多适用于囊肿型皮肤癌。

3)肝郁湿毒证。

主证:乳头周围皮烂痒,时流滋水,干燥后结黄褐色痂片,乳头凹陷,触之坚硬。若发生在阴部可蔓延至大腿内侧和臀部,也可累及阴囊、阴唇、腋下等处。自觉瘙痒、麻木、刺痛。脉弦数、舌红,苔白。

治法:疏肝解郁,利湿解毒。

方药:逍遥散(《和剂局方》)加减。柴胡10g,当归10g,赤、自芍各12g,龙胆草10g,白花蛇舌草30g,紫草15g,黄芩1Zg,夏枯草15g,土茯苓30g,丝瓜络10g,野百合15g。

发于阴部者,加知母、黄柏、车前子;滋水多者,加苍术、萆薢;瘙痒剧烈者,加白藓皮、苦参、徐长卿;硬结明显者,加石见穿、丹参、皂角刺;疼痛明显者,加金铃子、延胡索;盾期元气两虚者,加生黄芪、党参。

分析:逍遥散为疏肝解郁之主方,配以苦寒之龙胆草、白花蛇舌草、黄芩、夏枯草、土茯苓、野百合共解郁滞于肝经的湿毒之邪。本方适用于乳腺湿疹样癌或乳腺外湿疹样癌;即“乳疳”。

4)脾虚湿阻证。

主证:皮肤癌肿如堆粟,表面破溃,边缘高起坚硬,翻如花状,触之出血,全身无力纳差消瘦,舌淡苔白,脉沉缓。

治法:健脾助运,利湿软坚。

方药: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加减。党参10g,茯苓10g,白术10g,扁豆10g,淮山药15g,生薏苡仁10g,猪苓10g,白僵蚕10g,土茯苓30g,白芥子10g,瓜蒌10g,草河车10g,夏枯草10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参苓白术散功能健脾渗湿,是治脾胃气虚挟湿之代表方。方中党参、白术、淮山药健脾益气;扁豆、薏苡仁、猪苓、茯苓健脾利湿;配含僵蚕、土茯苓、白芥子、瓜蒌、草河车、夏枯草、白花蛇舌草软坚消斑。本方适用皮肤癌晚期患者属脾胃气虚者。

5)肝郁血瘀证。

主证:皮肤癌瘤破溃后不易收口,边缘高起,暗红色,质硬,翻如花状,性情急躁,易怒,胸肋胀痛,舌有瘀斑,苔白或薄黄,脉弦微滑。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柴胡15g,郁金10g,川楝子15g,制香附10g,厚朴10g,丝瓜络10g,赤芍10g,红花10g,莪术10g,三棱10g,白花蛇舌草30g,蛇莓15g,紫草9g。

分析:柴胡疏肝散功能疏肝理气,是治肝郁气滞之代表方。方中柴胡、郁金、川楝子、制香附、厚朴、丝瓜络疏肝理气;赤芍、红花、莪术、三棱、紫草活血化瘀,配以白花蛇舌萆、蛇莓抗癌解毒

以上几种方法,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皮肤癌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您还可以咨询我们飞华健康网的在线咨询专家,我们随时为您解答疑难,飞华健康网一直在您的身边关心您的健康问题!

皮肤癌:http://www.fh21.com.cn/zhongliu/pfa/

上一篇 : 皮肤癌的治疗

下一篇 : 皮肤癌的放化疗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