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什么

发布于 2013/10/17 16:32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HA)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功能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特点为贫血、黄疸、脾大、网织红细胞升高、骨髓红细胞系统显著增多。有溶血但骨髓能代偿时称为溶血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贫血、黄疸和脾大。其轻重可因溶血的原因、程度、部位和起病的缓急而不同。

1.慢性溶血多为血管外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轻微,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个特征。慢性溶血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等表现。

2.急性溶血起病急骤、寒战高热、气憋、恶心呕吐、腹痛、腰背痛等。苍白和黄疸均较显著。若为血管内溶血则有血红蛋白尿。贫血严重者可至心力衰竭、休克、昏迷、急性肾衰竭,例如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贫血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