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诊疗概况

发布于 2017/12/28 13:32 复禾健康

结核性脑膜炎是一种有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血管病性疾病,近年来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原因不是很清除,估计与环境污染可能有关,如果耽误治疗,引起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影响病人的生命,下面介绍一下结核性脑膜炎诊疗概况。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olousmeningitis)是小儿结核病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一般多在原发结核感染后3个月一1年内发病,多见于1~3岁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从起病到死亡的病程约3~6周,是小儿结核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在抗结核药物问世以前,其死亡率几乎高达百分之百。我国自普遍推广接种卡介苗和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下降,预后有很大改善,若早期诊断和早期合理治疗,大多数病例可获痊愈。但如诊断不及时、治疗不洽当,其死亡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

发病机理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为全身性血行播散性结核的一部分,根据国内资料1180例结核性脑膜炎中,诊断出粟粒型结核者占百分之四十四点二。152例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理解剖中发现有全身其它脏器结核病者143例(占百分之九十四),合并肺结核者142例(百分之九十四点九),其中以粟粒型肺结核占首位。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是早期、合理治疗的前提,据国内最近报导,本病早期诊治者无一例死亡,中期脊治者百分之四点八至百分之二十四死亡,晚期诊治者则有百分之四十点六至四百分之七十二点四死亡,因此,诊断、治疗的及时合理与否,是影响本病予后的关键。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早期病例即应住院治疗,卧床休息,供应营养丰富的含高维生素(A、D、C)和高蛋白食物,昏迷者鼻饲,如能吞咽,可试由喂食。病室要定时通风和消毒,俣持室内空气新鲜,采光良好。要注意眼鼻、口腔护理、翻身、防止痔疮发生和肺部坠积瘀血

(二)抗结核治疗

抗结核药物宜选择渗透力强、脑脊液浓度高的杀菌剂,治疗过程中要观察毒副反应,尽可能避免毒副作用相同的药物联用。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反应,有抗纤维组织形成的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炎,从而迅速减轻中毒症状及脑膜刺激征;能降低脑压,减轻脑水肿、防止椎管的阻塞。为抗结核药物的有效辅助治疗。一般早期应用效果较好。可选用强的松每日1~2mg/kg口服,疗程6~12周,病情好转后4~6周开始逐渐减量停药。或用地塞米松每日0.25~1mg/kg分次静注。急性期可用氢化考地松每日5~10mg/kg静点3~5天后改为强的松口服。

(四)对症治疗

1、脑压增高

(1)百分之二十甘露醇5~10ml/kg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4~6小时一次,百分之五十葡萄糖2~4ml/kg静注,与甘露醇交替使用。

(2)乙酰唑胺每日20~40mg/kg分2~3次服用3天、停4天。

(3)必要时脑室穿刺引流,每日不超过200ml,持续2-3周。

2、高热、惊厥按后处理。

3、因呕吐、入量不足、脑性低钠血症时应补足所需的水分和钠盐。

(五)鞘内用药

对晚期严重病例,脑压高、脑积水严重、椎管有阻塞以及脑脊液糖持续降低或蛋白持续增高者,可考虑应用鞘内注射,注药前,宜放出与药液等量脑脊液。

脑膜炎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