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诊断方法有哪几种

发布于 2016/03/11 15:43

核心提示:丙肝病毒核糖核酸定量检测。这种检测的主要优点为高敏感性,目前在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上应用较为广泛。缺点是重复性差及在高水平HCV-RNA时缺乏动态变化。

丙肝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疾病疾病。这类疾病一般有病毒感染所致,而且传染能力极强。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性交以及母婴传播,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由于很多人对诊断丙肝的知识不够了解,下面小编就详细为大家详细介绍吧。

1、丙肝病毒核糖核酸定性检测一一PCR法。

2、丙肝病毒基因型测定。现在多数学者认为HCV有6个基因型和11种亚型。研究表明,基因型与HCV致病性、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及干扰素疗效都有一定关系。

3、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这种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现在多采用第二代及第三代制剂,提高了检出度,并提前了检出时间。但这两种方法目前还存在着一些缺点,如仍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假阴性;另外作为HCV感染的早期指标,无法说明是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携带者,也无法判断其传染性。

4、丙肝病毒核糖核酸定量检测。这种检测的主要优点为高敏感性,目前在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上应用较为广泛。缺点是重复性差及在高水平HCV-RNA时缺乏动态变化。

5、重组免疫印迹法。实际上相当于同时检测2-4个抗-HCV,其意义在于确定是否有丙肝病毒感染,但该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区分感染的阶段,而且方法比较复杂。

以上为您详细介绍的内容就是有关诊断丙肝的主要依据,希望读者们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后都能有所认识。丙肝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加注意,避免患上此类顽疾。

丙肝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