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膝关节炎6误区

发布于 2016/04/13 15:50

对于膝关节的防治已逐渐不再只是医生的工作了,也日益成为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对于防治,应从两方面阐释,一方面,想让关节不老化不符合科学规律,伴随人体衰老,作为器官之一的关节也会退变;另一方面,防患于未然,保护还未受侵犯的关节软骨以延缓关节退化速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而,很多患者往往病急乱投医,盲目听信小道消息,或锻炼不当或治疗不当,结果反而疼痛加重,贻误了防治时机。

误区1:疼痛由“骨刺”引起一定要切除

不要盲目选择切除“骨刺”。“骨刺”既不尖锐如刺,也不是一个医学名词,医学名词应是骨疣,骨疣的英译首选Bonewart,也可是Bonespurs,但科普文章中多译成Bonespurs,再用中文理解就成了“骨刺”,应称之为骨质增生或骨赘更为贴切。骨质增生是因衰老退变的关节遭受损伤后“抗议”无效,为适应损伤不得不自我修复生长出的“同血缘不同长相”的新组织,也是骨的一部分,是软骨磨损失稳时期代偿增生的产物。从某种意义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可增加关节接触面提高关节稳定性,骨质增生也不是引起关节疼痛的首要原因,疼痛是软骨磨损累及到软骨下的骨神经所致,对于已发生疼痛的关节而言,减痛的首要目标是保护现存关节软骨而不是切除增生骨赘。

误区2:关节炎一定要静养

当关节炎急性发作疼痛时,适当休息是必要的,但经休息和治疗症状缓解后,一部分人会长期不敢做任何运动,认为这样可以更好养护关节。这个问题需从两方面说明,一方面膝关节炎患者需避免过长时间和高强度下地负重,以延缓关节软骨进一步磨损,另一方面长久不活动反而会致关节僵硬和周围肌肉废用性萎缩,进而致膝关节不稳。人总是要走路,长期不活动的关节在日常走路时,会因肌肉软组织无力牵拉关节,使关节间隙进一步狭窄摩擦频繁,加重关节软骨损伤,因此对于膝关节病患者,正确方法是在疼痛缓解后,逐步进行散步、游泳等活动,并尽早开始非负重位的床上膝关节股四头肌等长自主锻炼和坐位股四头肌等张训练,以加强关节运动灵活性预防肌肉萎缩。

误区3:关节炎越锻炼越不疼

膝关节骨骼表面包裹着一层软骨保护关节,约3~5毫米厚透明软骨,有厚度有强度有弹性,因各种因素所致软骨磨损变薄不平滑粗糙甚至剥脱时,就导致了关节炎发生,已有膝关节疾患病人,应尽量减少登高运动、上下楼梯和长时间快步走,避免加速软骨磨损,导致关节炎复发加重。临床很多关节炎患者,本来经保守治疗病情已经缓解,却盲目听信所谓关节病锻炼要刻苦之类小道消息,不得不最后去医院做了手术。

误区4:关节炎单靠药物就可治愈

目前临床所用药物治疗膝关节炎的机理是提高软骨自身修复能力,促生关节滑液,减少关节面间磨损摩擦,延缓疼痛肿胀,此类药物都是用于提高软骨自身修复能力以延缓磨损退变进程的,而非可以再生软骨的,到目前尚未发现能使软骨再生治愈软骨缺损的药,药物只能是减轻关节症状延缓关节退变。

误区5:关节炎常吃止疼药

由于工作紧张、家务繁重等原因不能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人们通常会选择自服止疼药缓解症状。需要提醒的是,止疼药尽管是家庭必备常用药,在短期合理使用前提下是可以起到安全镇痛作用的,但此类药物只可暂时服用,也只是缓解疼痛而不会根治引发疼痛的病因,如果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或者用量过大,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出现诸多副作用,如胃溃疡出血和穿孔、肾功能不全、肝功损害转氨酶升高、过敏反应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误区6:关节炎单纯补钙就可治好

虽然服用VitA、VitC、VitE及补充VitD等对膝关节炎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关节炎的病理因素是组成关节骨骼面上软骨变得越来越薄、不平滑、粗糙、糜烂、剥脱,导致软骨下的骨质暴露导致,并不单纯因为缺钙,健康人每天从合理膳食中摄取的钙量已经足够,许多人以为关节痛就是缺钙,所以长期大量服用补钙制剂,结果对胃肠道刺激大,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便秘等现象,甚至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