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发布于 2025/06/22 10:26
发布于 2025/06/22 10:26
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淀粉样变性、感染性疾病等。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类型。这些疾病直接损害肾小球滤过屏障,导致大量蛋白尿。患者可能出现水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需通过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药物控制病情,严重时需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糖尿病肾病,这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高血糖状态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生,逐渐发展为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保护肾功能。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产生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发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病理分型从Ⅰ型到Ⅵ型不等。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严重病例可能需血浆置换或生物制剂治疗。定期监测抗双链DNA抗体和补体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
淀粉样变性是异常蛋白在肾脏沉积导致的疾病,分为原发性AL型和继发性AA型。淀粉样物质沉积破坏肾小球结构,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和进行性肾功能恶化。诊断依赖肾活检刚果红染色,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AL型可能需化疗或干细胞移植,AA型需控制慢性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等感染性疾病可引发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病毒直接侵袭或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肾小球损伤,表现为蛋白尿和肾功能异常。治疗需抗病毒与肾脏保护并举,如乙肝相关肾病需恩替卡韦抗病毒联合免疫调节治疗。梅毒、疟疾等感染也可引起类似病变,及时控制感染源是关键。
肾病综合征患者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栓形成,但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定期监测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激素剂量。出现感染、血栓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长期管理需肾内科专科随访。
上一篇 :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
下一篇 :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