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朋友肠梗阻怎么办
发布于 2025/06/29 12:39
发布于 2025/06/29 12:39
5岁小朋友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药物治疗、灌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肠梗阻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肠套叠、先天性畸形、腹部手术后粘连等原因引起。
肠梗阻患儿需立即禁食,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胃肠减压能降低肠腔内压力,缓解腹胀呕吐症状。操作时需注意固定导管,避免误吸,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安抚患儿情绪。
患儿因呕吐腹泻易出现脱水,需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液方案根据脱水程度调整,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家长需观察患儿尿量、皮肤弹性等脱水指征,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止痛,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监测患儿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对于低位肠梗阻或粪石性梗阻,可采用温盐水灌肠促进排便。灌肠液温度需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操作时动作轻柔。家长需协助固定患儿体位,灌肠后观察排便情况及腹部症状改善程度。
当出现肠坏死、肠穿孔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外科干预。术前需完善腹部CT等检查评估病情。术后家长需注意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有无发热、腹胀等并发症。
患儿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低渣饮食,避免食用豆类、坚果等易胀气食物。每日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注意手法轻柔。出院后需定期复查,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保持规律排便,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
上一篇 : 肠梗阻大便从嘴巴吐出来
下一篇 : 不完全性肠梗阻几天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