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十二指肠溃疡瘢痕
发布于 2025/06/28 05:45
发布于 2025/06/28 05:45
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是指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后局部组织纤维化形成的永久性结构改变,可能影响胃肠功能或导致梗阻等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瘢痕的形成与溃疡深度、反复发作、愈合异常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局部黏膜增厚、管腔狭窄或变形。
溃疡深度是瘢痕形成的关键因素。当溃疡穿透黏膜下层累及肌层时,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会导致胶原沉积,形成较厚的纤维化组织。这种瘢痕可能造成十二指肠球部变形,严重者可形成假性憩室。
溃疡反复发作会加重局部组织损伤。每次溃疡复发都会激活新的修复反应,导致胶原纤维交错排列,形成致密瘢痕。多次愈合后可能出现管腔狭窄,影响食糜通过,甚至引发不完全性梗阻。
异常愈合过程可能产生过度瘢痕。当溃疡合并感染、缺血或持续胃酸刺激时,修复过程可能失调,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这类瘢痕质地较硬,内镜下可见黏膜呈放射状皱缩。
严重瘢痕可能引发功能性障碍。十二指肠球部瘢痕挛缩可导致胃排空延迟,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瘢痕狭窄处还可能成为新的溃疡好发部位,形成恶性循环。
内镜检查是评估瘢痕的金标准。通过观察黏膜色泽、皱襞走向及管腔形态,可判断瘢痕程度。必要时需结合活检排除恶变,X线造影有助于评估狭窄段长度和管腔变形情况。
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建议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瘢痕变化,出现梗阻症状需及时就医。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规范根除治疗,吸烟饮酒可能加重瘢痕形成需严格戒除。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可能促进黏膜修复,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上一篇 : 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旋
下一篇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