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5 05:15
发布于 2025/06/25 05:15
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有急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乳糖不耐受等。这些疾病多与饮食不当、感染、发育异常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表现进行诊断和治疗。
急性胃肠炎是儿童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及大肠杆菌等。患儿通常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脱水。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益生菌等药物。家长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给孩子食用生冷或不洁食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多与饮食不规律、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患儿可能出现上腹不适、早饱、嗳气等症状,但无器质性病变。治疗以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为主,如少食多餐、避免油腻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促胃肠动力药或多酶片等助消化药物。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进食时间,减少心理压力。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腹症,指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该病需及时就医,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送医,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的肠道蠕动障碍。新生儿期即可表现为腹胀、排便困难,严重时出现呕吐。诊断需通过钡剂灌肠和直肠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为主,术后需长期随访。家长应注意观察新生儿排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乳糖不耐受是因乳糖酶缺乏导致的消化障碍,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患儿进食含乳糖食物后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治疗以饮食调整为主,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多继发于胃肠炎,待肠道恢复后症状可缓解。家长应记录孩子饮食与症状的关系,必要时就医检查。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预防重于治疗。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分开处理,食物要充分加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充足饮水。发现孩子出现持续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定期进行儿童保健,监测生长发育异常,早期发现消化系统问题。
上一篇 : 健腹轮一般练多久腹部才不会痛
下一篇 : 5天没有大便也没有便意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