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孕母做起婴儿少患佝偻病

发布于 2016/04/22 14:03

佝偻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13岁的婴幼儿,其中大多数为早发性佝偻病,即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表现出佝偻病的亚临床期或临床期的某些改变。

早发性佝偻病的根本原因是母亲在怀孕期间没有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同时伴有钙元素的缺乏。由此使得胎儿体内的这两种营养物质供应不足,进一步造成钙磷代谢紊乱,骨形成障碍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等病理变化。因此,胎儿在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就可出现佝偻病的初期症状,如易激惹、睡眠不宁、夜惊、多汗枕秃、发育迟缓等,严重者可发生骨骼发育畸形,如颅骨软化、方颅、乳牙萌出延迟、肋骨串珠、鸡胸等。早发性佝偻病对小儿健康的危害较大,不仅影响小儿体格、智力发育,还会影响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新生儿的钙营养有赖于母亲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和钙营养状况,主要在于怀孕中晚期的自身情况和向胎盘供应是否充足。如果此时孕妇体内维生素D和钙不足,出现钙平衡失调,必然会影响胎儿从母体对钙的吸收,使得胎儿钙摄入和钙贮存均不足。这样新生儿就容易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所以,在孕妇怀孕至2430周后,必须加大对维生素D缺乏的预防力度,具体措施包括:

①量每天在户外活动12小时,可散步或做孕妇体操。即使怀孕晚期行动不便,也要在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如早晨89点钟或下午45点钟)在户外坐坐。这些措施可促进维生素D在体内的合成,提高机体内源性维生素D的含量和贮备量。

②尽量在膳食中搭配一些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虾皮、骨头、豆类、蛋黄、牛奶等。

③进入围产期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特别是曾经出现过低钙症状(如小腿抽筋),怀有多胎及以室内工作为主的孕妇。

早产儿、多胎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要及早注射或口服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积极预防和减少早发性佝偻病的发生与发展。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