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川崎病有哪些症状
发布于 2025/07/05 11:02
发布于 2025/07/05 11:02
宝宝川崎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改变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需及时干预以避免冠状动脉损害。
持续高热是川崎病最突出的症状,体温通常超过39摄氏度且持续5天以上,对退热药物反应不佳。发热初期可能伴随烦躁不安或嗜睡等全身不适表现,这种发热模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儿在发热后2-3天会出现多形性皮疹,常见于躯干和四肢,呈弥漫性红斑或斑丘疹样改变。皮疹通常不伴瘙痒,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有关,部分患儿会出现卡介苗接种部位红肿等特征性表现。
双眼球结膜出现非化脓性充血,但无分泌物是其典型特征。这种充血通常始于发病后3-4天,表现为双眼白眼球部分弥漫性发红,与普通结膜炎不同,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无效。
包括口唇干裂出血、草莓舌和咽部充血等症状。患儿口腔黏膜呈现鲜红色,舌乳头增生使舌面呈草莓样外观,这些改变与血管炎症导致的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密切相关。
颈部淋巴结单侧肿大直径超过1.5厘米是重要诊断标准之一。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触痛但表面皮肤不红,通常不化脓,超声检查可显示淋巴结结构异常。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恢复期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监测冠状动脉情况,避免剧烈运动。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皮肤黏膜症状,严格遵医嘱使用免疫球蛋白和阿司匹林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嗜睡、呼吸困难或肢体肿胀等表现应立即就医,预防冠状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上一篇 : 过敏性紫癜是什么毛病
下一篇 : 肾移植失功的主要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