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传播的途径是什么呢

发布于 2025/06/26 16:45

禽流感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空气飞沫传播、接触污染环境、食用未煮熟禽肉及蛋类、母婴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常见病毒亚型包括H5N1、H7N9等,人群普遍易感。

1、直接接触感染禽类

接触活禽或病死禽的血液、粪便、羽毛等分泌物是主要传播方式。禽类养殖、屠宰、运输从业人员感染风险较高,病毒可通过眼结膜、鼻黏膜或皮肤伤口进入人体。处理禽类时应穿戴防护装备,事后彻底清洁消毒。

2、空气飞沫传播

禽类密集场所的飞沫和气溶胶可能携带病毒,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在活禽市场、养殖场等密闭空间,病毒可通过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核传播。高危人群需保持通风并佩戴N95口罩。

3、接触污染环境

被禽类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源、笼具等可成为传播媒介。病毒在低温潮湿环境中存活时间较长,人类接触污染物品后未洗手即触摸口鼻可能感染。定期用含氯消毒剂处理禽类活动区域可降低风险。

4、食用未煮熟禽产品

食用未经70℃以上彻底烹煮的禽肉、蛋类或含血制品可能感染。病毒在禽类肌肉组织和蛋黄中可存活,溏心蛋、白切鸡等半生食品存在隐患。禽蛋应清洗后充分加热,避免交叉污染厨具。

5、母婴垂直传播

孕妇感染后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胎儿,属罕见传播途径。感染孕妇可能出现重症肺炎,增加早产风险。妊娠期应避免接触活禽,出现发热症状需立即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预防禽流感需加强个人防护,接触禽类后及时用肥皂清洁双手,避免触摸眼口鼻。禽肉蛋类应彻底煮熟食用,生熟厨具分开处理。出现发热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且有禽类接触史时,应佩戴口罩就医并告知暴露史。高危职业人群可接种人用禽流感疫苗,但需注意疫苗仅对特定亚型有效。保持禽类养殖场所卫生,定期消毒设备,发现禽群异常死亡立即报告动物防疫部门。普通人群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检疫合格禽产品即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传染科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